首个国产化超节点落地,中国电信加速“云改数转智惠”战略跃迁

内容摘要C114讯 5月7日消息(水易)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堪称“指数级狂奔”,技术突破的速度、应用场景的广度和社会影响力超乎想象。特别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让AI普惠成

C114讯 5月7日消息(水易)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堪称“指数级狂奔”,技术突破的速度、应用场景的广度和社会影响力超乎想象。特别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让AI普惠成为可能。

当然,DeepSeek们代表的是算法效率革命,AI对算力的需求仍是主旋律,大模型Scaling Law仍然生效,未来应两者并重,加速人工智能实现更大变革。

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打造第一科技“息壤”等平台,不断提升算力供给能力。不久前,中国电信在广东韶关上线全球首个智算昇腾超节点,标志着新一代智能算力注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中国电信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个国产化超节点的意义

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迭代速度加快,大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大,训练推理所需的智算集群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千卡、万卡成为常态,十万卡正在路上,未来可能有更大规模的集群。

目前,业界构建智算集群主要是Scale Up和Scale Out两种方式:Scale Up称为纵向扩展,向上扩展,主要是增加单节点的资源数量;Scale Out称为横向扩展,向外扩展,主要是增加节点数量,通过高性能网络实现集群互联。

受限于单台服务器空间、功耗、散热等因素,业界主流智算服务器在提升单卡算力的同时,正在从单节点向超节点架构演进。通俗的说,超节点是Scale Up的加强版,是多个计算单元通过高速总线互联形成的集成化服务器架构,可以看作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小型集群。

这对于国产算力而言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虽然近年来国产算力发展迅猛,但单卡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超节点可以弥合单卡的性能鸿沟,也就是业界常说的“以网补算”。

据介绍,智算昇腾超节点采用新型高速总线架构,天然适配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使得大模型训练效率和推理性能大幅提升。

这不是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布局过程中的第一个“首个”。2024年3月中国电信宣布,天翼云上海临港国产万卡算力池正式启用,这是国内首个投入正式运营的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

中国电信介绍,京津冀、长三角建成的国内首批全液冷万卡池,保障了智能算力的供给量,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建设首个超节点形态集群,标志着中国电信智能算力供给实现质与量的双重跨越。

“云改数转智惠”战略跃迁

无论是首个智算昇腾超节点,还是国产万卡集群,都是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性规划。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智能云生态大会期间,中国电信表示将推进“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战略升级,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探索“云网智”融合技术,让人工智能的发展红利惠及千行百业。

“今年是人工智能的规模应用元年。”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中国电信将在前期天翼云布局的优势基础上,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持续打造中国电信第一科技“息壤”,构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

为此,在今年的智能云生态大会上,中国电信总经理刘桂清发布智能云能力体系能力升级,以解决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算力供需匹配、国产算力性能、数据标注成本、大模型安全等共性难题,让算力更普惠,应用开发更便捷、更安全。

中国电信的智能云能力体系以“息壤”为核心,并持续进化。此次息壤在平台架构上升级为Triless架构,实现算力资源无关、训推框架无关、AI工具无关,用户无需感知底层算力差异、无需纠结框架选择、无需关注开发工具差异,大幅降低大模型应用服务门槛。

可以说,Triless架构的出现,对于国产化算力而言是革命性的变革,而这也是天翼云作为国家云的使命责任。通过屏蔽资源差异,实现算力服务的标准化;自研异构训推框架,消除国产算力与英伟达的框架差异,实现与英伟达可比的计算效能;开箱即用的AI开发环境,降低应用构建门槛,让AI应用触手可及。

不止于此,中国电信还在模型领域,不断完善模型体系和模型服务;在数据领域,着力强化数据的汇聚和标注;在应用领域,加快推进基于智能体的应用升级;在安全领域,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更安全、更可靠、更可控。

协同创新,共筑开放生态

加速AI在千行百业走深走实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生态协同。正如柯瑞文所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算力普惠、模型开源、数据流动、场景开放等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需要各行业、各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电信深化开放合作理念,启动息壤创新推进计划,依托天翼云息壤,打造“资源共享、技术共创、场景共研、合作共赢”生态,解决AI应用中算力贵、效率低、落地难问题。面向AI开发者、企业及科研机构,共享算力与工具,推动AI在多领域发展。

为加速国产化产业链,中国电信启动天翼云国产基础软硬件生态繁荣计划,基于“基础平台+核心能力+产业生态”战略,融合基础软硬件研发与创新,联合产业链伙伴构建自主可控创新体系。依托国家级适配中心,突破操作系统、数据库、芯片等关键技术,通过开源社区和开放实验室攻克共性技术瓶颈,打造安全可靠的国产化全栈解决方案,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还对云计算创新联合体进行升级,启动技术攻关升级、产业应用升级、合作机制升级三大行动,推动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开新、扩围、提质”,加快打造中央企业云计算创新联合体升级版,构建全开放智能云生态。

此外,中国电信还携手合作伙伴积极推进AI+创新联合体计划,发布《政企行业Agent研究报告》与《工业虚拟化云桌面技术规范》,为政企行业AI能力的构建提供参考,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不难发现,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时代致力于构建“平台+生态”的协同赋能模式,依托五位一体的智能云能力体系,以及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等层面更大范围、更开放的合作,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