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印度正在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四大活跃国家。据斯坦福大学2024年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印度仅次于美国、中国和英国。近日,印度总理提出的“双重AI”愿景指出将通过倡导人工智能(AI)和有雄心的印度(Aspirational India)来推动国家经济转型。
在2024年,印度政府计划通过启动“印度人工智能使命”(India AI Mission)来实现这一愿景,为初创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及关键计算资源,以推动国内人工智能市场在未来三年内实现25%-35%的年均增长,并预期到2027年创造17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印度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美元。
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政府支持下,本土巨头如阿达尼、塔塔和信实集团等正在积极投资人工智能及数据中心,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威普罗和菲尔洛普等中小企业也开始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多语言数据模型方面取得了进展,成功赢得多个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订单。
尽管如此,印度在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应用研究人才的短缺和技术流失方面。许多技术精英流向美国等西方科技公司,造成国内研发投入整体不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脱节显著。同时,推动研究成果商业化的生态系统也亟待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印度政府积极寻求与全球知名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以借助其先进技术加速自身的技术突破。国际科技巨头如谷歌、微软等也频频访问印度,宣布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OpenAI的CEO也指出,印度在人工智能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隐忧也不容忽视。专家们提醒,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可能会冲击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规模性失业和消费下降,进一步抑制印度的经济潜力。如果人工智能发展无法与制造业进步协同,印度有可能错失重要的产业升级机会。这一复杂局面需要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以确保人工智能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多积极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