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博主解释说,在国外玩社交圈,人们正常用的都是本人头像,因为担心被别人冒用,怕对方不信任自己,让网上交流有真实感。
有外貌焦虑派:对自己的长相不够自信;怕被误认为是某些特定职业:比如中介,保险,传销的;还有网友出于隐私的考量,不想泄露自己的个人肖像;或者认为是中国儒家传统的内敛含蓄文化因素所致。
而且,中国人是即便长得好看也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西方人可能是自己长得一般也会觉得自己长得好看。
中国人最早接触社交网络,并且用得到头像的地方,就是QQ,当时没现在这么多微博、贴吧什么的,人们的网络账号基本上就是电子邮箱和QQ,前者不需要头像。
QQ最初是内置了一些头像可供选择,不可以自定义,所有人的头像都是卡通图。后来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头像,也都是卡通图、游戏角色之类的。
让人们养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头像这东西就应该是卡通图。哪怕后来QQ有自定义头像功能了,人们用的普遍还是卡通图,而且不光不用自己照片,连风景照、静物都非常少。
Facebook上的确是有很多人用真人头像,但Facebook的对标不该是微信/QQ,而应当是早年中文互联网上的活跃平台——人人网(校内网), 二者都是从大学生群里中酝酿诞生的。
古早的人人网用户应该记得自己可能不仅用过真人头像,或许还用过真名作昵称。的确,真名和真人头像常常是相伴的。
但这一趋势未出现在中国,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自己的Facebook对应平台——人人网——没能像Facebook那样一直流行下来。
他认为社交媒体头像是用户在虚拟空间自己表达和构建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他用户判断其身份、个性的基本线索。
研究员发现,性格严谨的网友头像大多是色彩丰富、自然和明亮的。这些网友(的头像)与积极情绪的表情相关度很高,例如微笑。
意见广场如微博和Twitter、知乎与Quora可能以非真人头像为主(外国真人头像仍稍多)。
兴趣爱好平台如贴吧、豆瓣和Reddit则更是非真人头像为主流,视频网站B站和YouTube也是类似的情况。
兴趣爱好类的头像自然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过如果你需要在特定平台使用真人照片作头像,这些tips收好咯~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