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

杭州又跑出一个明星IPO

2025-05-17 12:1212

近三年,年营收稳定破5亿。

IP热又带火一家文创企业。2025年5月,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以铜质文创产品闻名的企业,站上了资本市场的起跑线。创始人俞光,一个美术中专毕业的70后绍兴人,曾因一尊120万元的铜关公像愤而创业,用十年时间将“铜器”这门冷门生意做到年收5.7亿元,市场份额高达35%,成为小米投资中最独特的“文创大将”。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铜师傅市占率高达35.0%,按总收入计位列第一。2022年、2023年、2024年,在天猫及京东上的铜质文创产品类别中,铜师傅排名第一。上市前,铜师傅完成多轮融资,股东包括顺为资本、小米集团、海泉基金、锦元资本、云沐资本、凯辉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复星创富、金鼎资本、央视基金、湾区投资、如码资本等。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也以个人名义参与其中。用小米模式做铜质潮玩毕业于绍兴美专美术专业的俞光,早年通过摆地摊、干装修的经历磨砺出了敏锐的商业嗅觉。他31岁创立卫浴品牌雅鼎,年营收破3亿并登陆新三板。但骨子里的艺术情结驱使他二次创业,于2013年创立铜师傅,要将传统铜艺带入寻常百姓家。俞光的创业契机来自一尊天价关公像。2013年,俞光因办公室木雕关公开裂,寻访铜像时被120万元报价刺痛。因铜器市场高价与低质分化,他决心自研工艺决心自研铜工艺。但要将铜器从庙堂摆件变为年轻人的潮流符号这并不容易,俞光到底做对了什么?作为小米的死忠粉,俞光和小米一样以“高质价比”切入市场:2014年推出定价19.9元的铜葫芦,通过天猫旗舰店单日引流300万。这样就有了生产爆品的逻辑。而后俞光又将小米模式引入文创领域,用“成本定价法”打破了行业暴利,399元的铜木家具与39元的铜葫芦背后是同一利润公式。颠覆行业的不止这些,在材质上,他尝试让铜替代树脂或木材;渠道上,电商直销占比超70%;用IP破圈联名漫威、故宫等顶级IP。显而易见,他成功了。比如2016年,铜师傅邀请六小龄童代言,推出一款“孙悟空”形象的铜像。产品首次众筹即吸引近2000万元的订单,创下淘宝当年单次项目众筹金额新纪录。俞光曾经提到,泡泡玛特做的是潮玩,铜师傅就做传统题材的潮玩。比如以西游记为灵感的大圣系列是铜师傅最具代表性和最成功的原创IP系列之一,从中取得收入超过8950万元。2021年,为丰富矩阵,公司还推出了黄金文创品牌“玺匠金铺”,开发第二增长曲线。从工坊到文创帝国,目前公司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天猫/京东铜质文创销冠,2024年以35%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文创赛道跑出“现金牛”铜师傅业务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分别为铜质、银质、黄金、木质以及塑料潮玩组成。铜师傅的铜质产品贡献超96%收入,成为“现金奶牛”。2022年至2024年,铜师傅的线上客单价均高于750元,主要渠道来自天猫、京东、抖音直销,复购率达到56%-59%。目前,公司SKU超过2000件,每年上新数百件。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5.06亿、5.7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694万、4413万、7898万,2024年同比激增79%。高毛利黄金文创于2024年的收入为127万元,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公司毛利率升至35.4%,净利率达13.8%。作为文创企业,自身IP体系的构建是重中之重。2022-2024年,铜师傅分别创建了300个、279个及456个新的原创产品IP,自研IP产生的营收分别约占总营收的94.1%、88.3%及93.7%。此外,公司还获中国国家博物馆、《复仇者联盟》、哪吒2等IP的授权。 目前,铜师傅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坐拥9家直营门店,还有54家授权线下经销商运营68家门店。未来,铜师傅将开启30家直营店和全球化IP战略,并计划在3年内将黄金文创收入占比提升至10%,并通过IP授权打开欧美市场。雷军朋友圈护航,IP经济的又一次胜利铜师傅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转折点来自于雷军的加持。因契合小米“高质价比”理念,2017年8月,顺为资本、小米集团领投了A轮融资,海泉基金、锦元资本跟投了1.1亿元。这一切缘于2017年筹办的“铜粉节”,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被其粉丝的狂热所震撼,于是促成了俞光与雷军的会面。没有商业计划书,俞光靠拎着一堆沉甸甸的铜像样品征服了雷军。甚至雷军还公开赞誉其为“小米体系外最像小米的企业”。雷军还称“几乎没有借助小米的任何资源,完全靠对小米模式的相信、领悟与实践,在铜工艺品领域取得了同行难以想象的成绩”。在验证文化消费的可持续性后,雷军系又于B轮融资中继续跟进。2018年8月,凯辉基金领投,顺为资本、小米集团、云沐资本等跟投共计3.1亿元。该轮投后估值达15亿元,较A轮增长近3倍。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7月小米上市仪式上,雷军赠送给港交所主席的“纯铜骑牛米兔”,以及定制的“纯铜点赞米兔”都是来自铜师傅。2021年,为助推公司品牌升级当年8月完成C轮2亿元融资,领投方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复星创富、金鼎资本跟投。而后,通过股权转让,铜师傅也新增了央视基金、湾区投资、如码资本等机构。当时俞光就表态要将融资用于黄金、银质等跨材质的研发和IP矩阵扩张,目标是成为全球文化符号供应商。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上,俞光持股26.27%,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是顺为资本持股13.39%、小米持股9.56%。2022年,铜师傅曾申报深交所创业板,2024年转战港股。铜师傅的崛起是IP经济的又一次胜利。根据2023-2025年的最新行业研究数据,中国IP经济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全球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引擎。2025年中国IP经济行业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7%。IP衍生品市场增速更为显著,2025年预计衍生品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消费品领域IP授权占比超60%。围绕着IP,市面上还催生了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等创造了财富神话的潮玩企业。实际上,现在VC们越来越对“IP经济”刮目相看。就曾有一位科技方向的VC告诉我,随着VC行业的范式变化,已经对科技类宏大叙事商业模式感到疲惫。这背后是因为,很多高科技企业的背后都需要靠股东不停投入和银行贷款养活。于是他开始转换思路去思考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个结论便是IP经济。他认为,一个文化产业领域的轻资产运营的小团队,靠IP授权和信息差来放大杠杆,可能是更适合现在创业的商业模式。他调侃说:“以前总爱问创业者技术壁垒在哪里,现在发现粉丝的无脑氪金才是真正的壁垒。”总之,无论是泡泡玛特还是铜师傅,都给当前的资本市场打开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铜师傅站在效率革命和传统工艺的交叉点上,讲述了中国文创品牌的又一新故事。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