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闻号

陈爱华

牙膏|洗发精|沐浴液|洗面奶|护肤膏霜|护手霜

首页 > 新闻中心 >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我不信李白会那么傻”,小学生的一句话,让老师的课都上不下去)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我不信李白会那么傻”,小学生的一句话,让老师的课都上不下去)
发布时间:2025-01-18 15:45:58        浏览次数:2        返回列表

在大家眼里,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洒脱、浪漫、豪情、任性,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但是近日,笔者的老师同行卢老师,跟我说了这样一件趣事:

卢老师教的是小学4年级,按正常教学计划,她给孩子们讲解课本上的《铁杵成针》一文。她自认为讲得还是挺有意思的,但班上一个孩子却说了一句“我不信李白会那么傻”。这句话,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同,一时间卢老师的课都上不下去了。

事后,针对这种情况,卢老师也在家长群询问了一下,想知道同学们回家后有没有跟家长讨论这个问题。结果,就有家长对老师说:要不然《铁杵成针》就别教了吧,孩子们不信啊。

家长的这句话,更是让卢老师不知说啥好,只能无奈地直叹气。《铁杵成针》为何会引起孩子们的质疑?这和李白傻不傻又有什么关系?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相信这篇课本大家都知道,因为此文,汉语里才出现了成语:铁杵成针。在明代的《目连救母》等剧目里,都出现了这个典故。但近些年来,不只是孩子觉得此文没有可信度,一些文史爱好者也是一样。他们的之所以不相信,概括起来有4个理由:

其一,此文出处为宋代文人祝穆的《方舆胜览》,属于地理类书籍。作者祝穆走访各地后,将南宋所辖的各郡县的趣闻、风俗、人物等,都记录在这本书里。但因为都是各地传闻,我们很难说此书是严苛的史料古籍。事实上,清人编写《四库全书》,在收录它时就发现了有不少地名搞错的情况。因此,李白会不会出现在象耳山下,是否在当地求过学,都是一个未知数。

其二,按正常逻辑来说,此文讲的故事不太合理。李白少年求学时,唐代已经是很发达了,但钢铁仍然是比较稀缺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山中妇人会不会得了一块铁,却硬要把它磨成针,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同时,也有网友认为唐代的刺绣已经挺好的了,一根针真的那么难买到吗?

其三,科学爱好者们曾认真分析过,一个人要用手工去把铁磨成针,而不折断,对这块铁的韧性等要求是很高的。唐代的技术,很难达到。而且,一个老人真的有那么长的生命去干这件事吗?

其四,则是诗词迷不认为李白写诗,需要如此刻苦。咱们都知道,唐代诗坛确实有一群读书很刻苦的诗人,比如苦吟派的孟郊、贾岛等人。但目前的史料记载中,并没有记载李白小时候读书也曾悬梁刺骨。多数诗迷认为,李白属于极具天赋的诗人,此文中的人设跟他的经历不太像。

说实话,笔者在网上搜索关于《铁杵成针》的争议时,发现确实有大量网友对其真实性存疑。但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就是一则寓言故事而已,难道龟兔赛跑、狐假虎威的故事,都是真的吗?既然是寓言,那就不要太较真了。

对于这种说法,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无法认同。他们认为寓言当然可以不是真的,但《铁杵成针》里的主人公不是龟兔赛跑里的虚构的龟与兔,而是李白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学生们不会去质疑龟与兔的真实性,但却会去质疑李白身上是否真发生过这样的事。因此,这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实,对于这件事,笔者认为咱们应该更为客观地去看待:

一来,此事并非现代学者编的,写它的是宋人,就算不是真实历史,也算是古籍了。从古籍中摘抄一段出来,放在教材中使用,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二来,抛开真实性不谈,这则小故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确实让很多孩子受到了正面引导,让大家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也是它存在的意义。

三来,现代孩子们越来越聪明,他们懂得去思考、去质疑,这种愿意动脑子的态度肯定是值得点赞的。老师们在教学时,应该鼓励他们多去做这种讨论。

至于《铁杵成针》是否还该留在课本里,相信教育学家、文史学家,会从更深的角度上来考虑。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